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公司调研

中国医药研究报告:安信证券-中国医药-600056-核心制剂高增长驱动3季报业绩显著加快超预期,空白区域拓展提供腾挪空间对冲行业波动-171029

股票名称: 中国医药 股票代码: 600056分享时间:2017-10-30 18:02:42
研报栏目: 公司调研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崔文亮
研报出处: 安信证券 研报页数: 6 页 推荐评级: 买入-A
研报大小: 342 KB 分享者: mic****ao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国医药是我们自2016年初以来持续强烈推荐并早已申明首推的标的,我们自底部推荐以来已经发布数十篇深度报告及跟踪报告,并在多次股价调整时坚定不移推荐。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公司发布3季报,前三季度公司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9.88亿元,同比增长30%,相比中报28%的净利润增速显著加快。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其中,公司上半年收购了集团相关资产海南康力54%股权,从Q3开始并表,预计前三季度贡献了2.5亿左右收入,1500万左右净利润,由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司在披露增速时已经对2016年的收入和净利润追溯调整,因此,如果按照实际上2017年净利润的绝对值考虑,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真实增速(不对2016年净利润追溯)是32.4%,Q3单季度净利润增速是37.7%,远超市场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净值-8.8亿元,其中Q3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值-0.96亿元,控制良好,这主要是商业业务在两票制背景下,纯销业务占比提升、公司积极开拓医院市场、医院普遍账期延长所致,预计Q4将会产生集中回款,届时经营性现金流有望由负转正(去年也是如此)。
 ■公司净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我们预计和测算,最主要原因是业务结构变化、毛利率较高的医药工业业务占比大幅提升所致,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高达15.93%,而2016年和2017H1,公司毛利率仅分别为11.79%和12.93%,因此,公司业绩高增长,且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业务高增长所致,这在毛利率方面体现的很明显,而不是市场担忧公司业绩高增长通过不可持续的挤压费用所致,压费用不会影响毛利率。
 ■分业务看,我们预计和测算,工业板块收入2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30%,相比中报工业板块20.89%的收入增速显著加快,远超市场预期,受益高毛利率制剂品种高增长,我们测算工业板块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大幅超预期。根据南方所终端数据和草根调研,我们预计核心制剂品种阿托打他汀收入增速超过30%,辛伐他汀实现翻倍以上增速,瑞舒伐他汀基数较低,实现200%以上增长;我们预计和测算,原料药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5%左右,在细分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向上态势。我们认为,公司工业板块从Q3开始增速大幅提升显著加快,主要是受益于公司商业网络逐渐完善,公司工业板块与商业板块协同性越来越显著所致。
我们预计和测算,商业板块收入150亿元左右,预计增速接近20%,其中Q3单季度收入增速10%~15%,相比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我们判断,这是由于当前受两票制影响,医药商业整个行业都面临一定压力,出现放缓趋势,其他医药商业公司业绩增速也显著放缓,但,中国医药的商业逻辑来自内生性渠道下沉和外延式并购区域扩张,我们预计,随着后续公司外延式并购有望持续落地(医药商业天生具备并购的基因和需求),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增速将持续加快。此外,作为工商业一体化的公司,在这个时候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整个医药商业行业面临压力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公司工业板块却持续发力和增长加速,不仅缓解了商业板块增速放缓带来的困难,且充足的盈利和现金流将会反哺公司商业领域持续扩张和并购,而我们看到,对于其他没有工业板块的纯商业公司,和部分虽然有工业业务但不能很好协同、缺乏增长潜力的医药商业公司,表观增速早已下滑到10%左右甚至个位数,而中国医药却能够多个业务之间的再平衡,度过行业压制期,穿越行业波动。
我们预计和测算,公司贸易板块收入在50亿元左右,同比略有下滑,这也是Q3单季度公司收入整体表观放缓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贸易板块的利润增速我们预计在25%~30%,我们判断这是由于公司追求更高质量的增长,提高了高利润率和低风险贸易业务的比例。
 ■投资建议:事实上,虽然我们自底部发布深度报告、推荐公司超过1年多,但公司仍然存在较大预期差:1、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仍然停留在2013年之前的了解,事实上,公司自2013年新总经理高总任职以来,已经发生彻底变化。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仍然理解成简单粗暴通过外延式并购和压缩费用来释放业绩的公司,我们上面已经论述,公司事实上更多增长来自内生管理改善和挖掘内生潜力。3、部分投资者只是简单看到公司高增长、低估值,但是认为公司没有大逻辑,但是,公司志向远大,正是由于错过上一轮医药商业黄金并购期,公司此轮有望充分借助两票制带来的洗牌机会实施并购和转型。公司未来借助内生+并购(集团此前承诺资产注入),在2020年有望成为规模在400~500亿规模的商业龙头,并搭建成以产品推广能力为核心的医药商业体系,同时有望实现工业板块与商业板块的完全协同,在普药领域抢占份额,公司的工商贸一体化协同发展逻辑非常清晰。
集团承诺资产注入最后期限渐进,同时,在两票制带来的行业性并购机遇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也有望适时展开外延式并购。我们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12.8/17.0/21.6亿元,同比增长35%/33%/28%(注,外延式并购在2017还是2018年并表,将影响2017表观利润,但是没有本质影响,如果部分落在2018年,则需要略微下调2017年盈利,但对应2018年净利润没有影响),2017年/2018年估值仅23/17倍,分支扩张和外延式并购预期强烈,“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下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我们早已申明并再次申明将中国医药作为2017年首推品种,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40.00元,相当于2018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资产注入和并购进度低于预期;公司经营增速不达预期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