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债券研究

研究报告:海通证券-海通债券每周交流与思考:国债慢牛可期,信用债仍需谨慎-171224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12-26 08:45:55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姜超,周霞,朱征星
研报出处: 海通证券 研报页数: 9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680 KB 分享者: I****T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投资要点:
上周(12月18-22日)债市继续震荡,国债利率基本持平,AAA级企业债、AA级企业债、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上行5、5、7bp,转债反弹0.38%。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国债利率企稳,信用债继续调整。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进入11月以来,国债利率已经基本企稳,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在10月末是3.89%,而在当前是3.88%。但是信用债利率仍在继续上升,5年期AAA级企业债利率10月末是4.94%,当前已经升至5.38%,5年期AA级城投债利率从10月末的5.49%升至5.88%。
国债慢牛可期,信用债仍需谨慎。我们认为18年的债市慢牛回归可期,但主要是看好无风险的国债、以及高等级信用债,因为目前4%左右的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远超历史平均水平,而18年的经济通胀环境应对国债有利。但是对于低等级的信用债,我们认为依然需要谨慎,因为目前的信用利差属于历史平均水平,但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信用利差的保护依然不够,存在继续上行的风险。
为什么我们认为18年债市表现趋于分化,看好国债而不看好低等级信用债?
 17年金融去杠杆导致债市普跌。在17年,去杠杆主要发生在金融层面,体现为M2增速的大幅回落,以及金融机构负债端的持续收紧,而银行的市场融资成本全面上升,从17年初到年末,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成本从2.4%升至2.9%,股份制银行6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从3.7%升至5.1%,银行负债成本的大幅上升导致了债市的全面下跌。
 18年去杠杆从金融转向实体。但是展望18年,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将进入中后期,因为代表金融机构债务扩张速度的M2增速已经降至9%左右,与GDP名义增速接轨,可以认为金融杠杆率已经基本见效。但是我国经济杠杆率还在继续上升,源于13%的社会融资增速远高于GDP名义增速,因此18年的政策重心会转向经济去杠杆,重点是控制社会融资增速,将其降至9%左右和GDP名义增速接轨的水平。
表外融资增速趋降,增加信用风险。从社会融资的分类构成来看,当前超增的主要是信托贷款,今年前11月的信托贷款就增加了2万亿,同比多增1.3万亿。信托贷款的主要投向应是房地产、融资平台等领域,如果按照银监会的新规,以后对银信业务全面规范,就意味着依赖于表外融资的房地产、融资平台等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激增,不排除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演变为信用风险。
资管新规约束理财扩张,增加信用利差。而过去几年社会融资超增的重要原因在于银行表外非标融资,而其载体是银行理财。但是按照央行资管新规,未来无论是“打破刚兑”、“穿透监管”还是“清除嵌套”,其目标就是抑制银行理财的无序扩张。而银行理财规模在过去几年的大规模扩张,极大地增加了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压低了信用利差。未来如果银行理财规模继续收缩,意味着对信用债的需求萎缩,也必然会导致信用利差的重新扩大。
信贷资产回表,增加国债吸引力。过去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动力主要在于逃避监管,尤其是表内资本的占用。但是按照目前穿透监管的原则,银行表外业务也要计提足额资本占用和风险资本。按照目前5.86%的一般贷款利率,以及5.8%的AA级5年期企业债利率,其扣除税收以及资本占用以后的税后收益率在3%左右,远低于4%左右的国债,这意味着在表外资产回表的大背景下,国债等无风险产品的税后利率优势将明显增加。
融资增速下行,债市支持增加。而如果政府下决定去杠杆,降低社会融资增速,意味着依赖于地产繁荣的工业经济将重新承压,而缺乏需求的支持,通胀压力也将明显下降,这意味着18年的经济通胀将重新回落,而这意味着基本面对债市的支持将明显增加。
总结来说,17年的金融去杠杆使得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导致债市的普跌。但18年如果从金融去杠杆转向经济去杠杆,意味着银行负债端压力相对下降,而社会融资增速趋于下降,尤其是银行表外融资。这意味着企业流动性压力加大、信用风险上升,但无论是信贷资产的回表还是社会融资的回落,都对于国债有利,支持债市慢牛的逐渐回归。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货币政策不达预期、资金面大幅波动。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